講好電力故事,凝聚發(fā)展合力。在“七一”黨的生日來臨之際,川投電力公司聚焦平凡崗位上的普通黨員,感受信仰的力量,觸摸初心的溫度,謹以此篇致敬每一位用行動踐行誓言的共產(chǎn)黨員!
電力老兵宋加行的“光明長征”
高奉山電廠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洪雅縣,這里年降雨量1385毫米,電廠的送出線路有80%跨越或臨近林區(qū)。97基桿塔如星辰般散落在3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12個村落構(gòu)成的30多公里線路上。位置最為深入的鐵塔,電廠維護人員從早上8時出發(fā)上山,要一直到下午才能到達,他們徒步前行,一步步踩出“保電長征”的印記。
宋加行是電廠維護部維護班員,一位有著36年黨齡的退伍老兵,23年的電力衛(wèi)士,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呼他“宋師傅”。雙重身份鑄就同一種堅守,兩張照片記錄了他的人生轉(zhuǎn)角:一張是他1988年在西藏山南戍邊的英姿,另一張是他清晨徒步巡線的背影。改變的是戰(zhàn)場,不變的是“星光”黨員先鋒隊“我是黨員我先上”的誓言!
清晨5點,整座城市還在沉睡,宋加行和同事已悄然出門,十公斤背兜里,砍刀、測溫儀、干糧就是他們的“作戰(zhàn)”三件套。他獨創(chuàng)的“夜訪工作法”,讓清障賠償協(xié)商成功率達到了100%,每次他還會生動地向村民介紹許多安全用電的方法,村民們總是一見到他就熱情地招呼:“宋師傅,您來了,家里喝口水!”這句簡單的問候便是這位電力老兵最珍視的軍功章!
23年如一日,宋加行已堅持了8600個日夜,始終奮戰(zhàn)在巡線保供的第一線,用數(shù)字點亮他的“作戰(zhàn)地圖”:45天清障季,行走426公里,相當于從洪雅徒步到重慶;3雙磨穿的勞保鞋,每雙承載142公里山路;23年0起樹障事故!”他常說“踏遍青山,守護好每一條線路,每一基桿塔,每一家燈火,是我們電力人的職責?!?span>
宋加行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名字,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人,但是于高奉山電廠的全體員工而言,宋加行是一個標桿、是一面旗幟,他不辭勞苦、沖鋒在前的奉獻精神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,讓我們在電廠的工作崗位上發(fā)光發(fā)熱,將滴滴努力凝結(jié)成磅礴動力,將點點微光匯聚成燦爛星光。
國企“答題天團”:天彭電力
在天彭電力公司,有一本卷了邊的復(fù)習資料——33道折痕是支部黨員學習時留下的印記,18塊茶漬是大家討論時灑上的熱茶。就是這本快散架的本子,記錄了大家為集體榮譽而戰(zhàn)的歷程,托舉起了令人矚目的榮光:從全省373 支隊伍、超40萬人中脫穎而出,勇奪全省首季“我們的新征程”網(wǎng)絡(luò)知識競賽總決賽銀獎,全省前10名答題人員中,前9名來自天彭電力,被主辦方稱為“國企答題天團”。在第二季比賽中,天彭電力11 名員工(其中黨員 8 名)再次憑借扎實的理論功底和鍥而不舍的努力,位列全省個人排行榜前 30 名,榮獲“學習先鋒”稱號,助推集團獲得競賽“協(xié)同成就獎”。
這些榮譽不是簡單的數(shù)字疊加,是新時代產(chǎn)業(yè)工人對專業(yè)極致的執(zhí)著追尋,是將理論學習內(nèi)化于心、外化于行的生動實踐。近年來,天彭電力將理論學以致用,參與防汛救災(zāi)10余次、檢修攻堅8次,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重點任務(wù)……在轟鳴的機床與寂靜的書頁之間,在家庭責任的牽絆與企業(yè)使命的召喚之間,他們不是在追逐一場比賽的勝負,是在用燈火接續(xù)星光,學透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讓機組多發(fā)電,發(fā)好電!
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:“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、干出來、奮斗出來的”。新時代的榮光,不在鎂光燈下的獎杯里,而在那些“不認輸”的深夜里。電廠黨員用行動證明:新時代的產(chǎn)業(yè)工人,既能學好理論,也能用好理論!既把書本上的字句變成車間里的設(shè)備參數(shù),也能把政策文件轉(zhuǎn)化為新項目的脈搏。
以黨員微光,鑄國企擔當
當星辰點亮浩瀚蒼穹,微光雖渺,卻能匯聚成璀璨星河;當細流奔赴廣袤大海,點滴雖微,卻能凝聚成磅礴力量;當志愿融入時代脈搏,個人雖小,卻能彰顯出國企的擔當與使命。
在槽漁灘公司老黨員張惠同志的衣柜里,有雙無比珍貴的“紅布鞋”,記錄了一名志愿者的真情與溫暖。槽漁灘鎮(zhèn)文山村因病因殘致困的一位村民,多年前因一場車禍損傷尾椎,常年癱瘓在床,妻子出走、女兒失聯(lián),接連的打擊讓他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。張惠同志下定決心幫助這個家庭。此后多年,暴雨來臨時,她會著急詢問是否漏雨;生病住院時,她會暖心探望、親人般關(guān)懷;平常生活中,她會送去書籍、輪椅和生活必需品。與此同時,她還邀約其他志愿服務(wù)隊員一起為這位村民一家改造房屋、硬化院壩、修建無障礙通道,還想方設(shè)法聯(lián)系到失散多年的女兒。為感激張惠同志,老鄉(xiāng)年邁的母親親手縫制了兩雙紅布鞋表達感激之情。
槽電公司電廠的鄧彬、陳治霖等青年黨員,憑借自身專業(yè),投身志愿服務(wù)。他們走村入戶,發(fā)放安全知識宣傳單,耐心的為居民普及用電、防火安全知識,細致入微種下一顆顆安全種子。他們挎著工具包,翻過田埂,走進村民家中,仔細排查用電安全隱患,更換老化線路、維修燈具開關(guān),一絲不茍筑牢了一道道安全防線。這群新時代青年懷揣熱情、扛起責任,發(fā)揮一技之長,保障了庫區(qū)居民的生活用電安全,為區(qū)域安全用電貢獻出青年力量。
“苔花如米小,也學牡丹開。微光雖點滴,聚火照山河”。川投電力廣大黨員投身為民服務(wù),傳遞的不僅是溫暖,更是國企人對“人民至上”的深情告白。